不會痛的血尿,可能是癌前症狀!

60 歲的魏先生,是染料廠的資深員工。因為經常血尿和泌尿道感染求診於泌尿科,以口服抗生素治療。不過本來以為單純的泌尿道感染總是好好壞壞,而且復發頻率愈來愈高。來到我的門診,為他安排膀胱鏡檢查,才發現膀胱內長腫瘤,切片診斷後發現是膀胱癌。一連串的治療後,預後還不錯,也就沒有再發生血尿和泌尿道感染。

泌尿上皮癌

泌尿上皮癌依部位來分,可分為腎盂癌、輸尿管癌、膀胱癌和尿道癌。其中大約90%的泌尿上皮癌是發生在膀胱。其餘少部分發生在腎盂、輸尿管和尿道。

長期不安全接觸化學物質,膀胱癌的高危險群在台灣,膀胱癌這幾年略有成長趨勢,每年新增3 千名患者,經常泌尿道感染者應該要留意,因為長期的泌尿系統刺激,如感染、結石很可能導致腫瘤生成,或者因為有了腫瘤,而致泌尿道時常感染。

不少人認為,長期有染髮習慣的人,罹患膀胱癌的機率高。其實,長期不當的接觸化學物質才是主因,在職業上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染髮業者、皮革或油漆、印刷工人等,的確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比其他未接觸者高出許多。另外經證實與膀胱癌高度相關的危險因子,還有吸菸及砷汙染,吸菸者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2 ∼ 5 倍。

砷對人體的危害,以烏腳病最為著名。1950 年代末期,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、布袋、學甲和義竹等地區,曾經流行烏腳病。因肢體末端血液循環不良,開始出現潰瘍、黑色壞疽、逐漸蔓延,病人患處末稍神經破壞,無法感受冷熱,當時唯一治療方式僅有截肢一途,不少人因受不了苦痛而選擇自殺。公衛學者及醫師發現,烏腳病成因來自於砷汙染的地下水,而台灣西南沿海烏腳病流行區,罹患膀胱癌比率也顯著較高;附近民眾最好避免使用井水,避免接觸疑似汙染源。

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血尿,尤其是無痛性的血尿,初期的出血可能是間歇的,出現一、兩天又停止,因此容易被病人忽視,另外,也可能出現頻尿、解尿感到灼燒、疼痛,或尿液貯留、膀胱炎、尿路感染,膀胱出口阻塞因此排尿遲緩,輸尿管阻塞因此腎絞痛或腎衰竭。也有人可能出現體重減輕、貧血等症狀。

遠離致癌物質、多喝水 預防泌尿上皮癌

雖然說膀胱癌與染髮劑高度相關,但其實癌症的產生並非單一原因,導致膀胱癌除了長期、不當接觸化學製劑等環境因素之外,還有生理、心理等因素。以統計來說,小便有血,最好還是盡早就醫、進一步檢查。血尿可能是尿路結石或泌尿道感染等泌尿道疾病的徵兆,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泌尿道癌症中,泌尿上皮癌如腎盂癌、輸尿管癌、膀胱癌、尿道癌的症狀,也大多會從血尿開始(腎盂癌或輸尿管癌可能會影響腎功能,也常出現腎積水症狀),不要忌諱就醫,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上策。

泌尿上皮癌病人血尿情形不一定是肉眼可見,可能是顯微性血尿,因體檢驗尿才發現,其實血尿的狀況不一定反應病情嚴重程度。吸菸、職業高危險群或家有膀胱癌病史者,應定期檢查、追蹤。

染髮的確可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,但非絕對,可能與接觸化學藥劑的方式、時間相關,還要綜合人體免疫力、環境刺激、心理因素等多重因子。近年化學染劑改良,加上可以避開頭皮、皮膚等安全的染髮方式,大幅減少化學染劑的累積性風險。如果真的想要或需要染髮,只要多加留意,不需過度恐慌。膀胱癌發生的原因其實很難說,例如知名中醫林高士的病人有一段時間找不到他。直到最近他減少門診量、重返診間,才娓娓道來5 年多前他意外發現自己得了膀胱癌,一確診就是第4 期,即使他身為中醫師也很難接受,因為他平日飲食清淡、不菸不酒,卻仍沒逃過。後來他回想,自己天天工作滿檔一忙起來就忘了喝水,可能是拖垮身體的關鍵因素。

所以他現在除了每天仍維持飲食清淡與午睡習慣,還確定自己有喝足2000c.c. 的水,另外再步行1 小時,晚上提前至11 點就寢。

 

康健雜誌